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ks8凯发官方网站|你该选择加入怎样的团队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6:41    次浏览

【1】这是最后一轮面试,我故作镇定地坐在狭长走廊拐角处的抹茶色沙发上。走廊静得出奇,一路被HR安排到这里时,瞥见了好几间小型会议室,起了一个个奇怪的名字:“苏特”、“伊布都”、“凤仙”…HR告诉我,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台风。透过会议室门上瘦长的玻璃,我看见桌边围着一群年轻的面孔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。起得好,头脑风暴的寓意。听说总监级别最后一轮是创始人直面。色彩鲜明、简约的互联网办公环境,年轻十足的硅谷氛围,竟让我这个质疑习惯很重的人觉得印象不错。当你要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或者公司时,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负责,哪怕是行业翘楚,你也一定会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,打探尽可能多的内幕,希望可以佐证自己的判断。媒体人跳槽到企业好像比谁都谨慎,可能形形色色公司见得太多,加上做舆论监督,天生对谁都带着一份警惕。来之前,我对人人贷这家公司认认真真做了了解,没发现什么业务硬伤,几篇关于它的商业报道也确实让我心生好感。此时此刻,我一边脑补着一会儿见面的情景,一边仍在快速翻阅着公司新闻。“哈喽哈喽,咱们来这边?”简单温和的开场白打断了我,深蓝T恤衫配淡色牛仔裤和跑步鞋,无框眼镜后折射出敏锐的目光。传说中的创始人散发着年轻人不常有的沉稳气场。“今天我穿得有些随意,平时我一般还是很正式的…”比我还小一岁的张适时微笑着把我引到一间会议室,言外之意也许是今天比较特别。这只是在客套,哪有互联网公司平时一天到晚穿正装的,不都是T恤+牛仔裤么,我暗自想。后来发现这是一句真话,从我进公司起,总是见到张适时穿着笔挺的白衬衫、西服、西裤,好像他只有那一套衣服。这在年轻的独角兽企业中并不多见,我能想到的,也就只有滴滴的程维。像以往的访谈一样,我做了充分的准备,遗憾的是对话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。我以为的关于品牌、公关、传播甚至是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等话题统统没有涉及。张适时对于媒体的商业模式以及业务理念似乎更感兴趣。你们怎样做报道规划和业务决策?如何在理念与制度下确定选题?你们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?报道的成本与效果如何评估?一副务实的面试风格,实在是有些无趣。后来我才逐渐发现这种“无趣”在做金融中的价值。我滔滔不绝地说着,各种夹叙夹议,很快就被张适时打断,切进下一个问题,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再次被打断。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怎样的一位老板,对效率要求极高,在最短的时间内要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。于是我改变了喷子的风格,将最精炼的业务实质总结出来,以最简洁的方式做出回答。张适时微微点着头,我觉得自己终于进入了未来老板的思维节奏。 到了我可以提问的环节,我也颇为高效地提出了对于行业及人人贷业务模式的一些疑问。客观来说,合规性指标行业第一,综合排名位列行业第二,这不是一家需要我过多质疑的企业,但或许是职业习惯,我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当事人的正面反馈。张适时几乎没有停顿地开始回答我的疑问,从商业模式讲到业务优势,再到公司未来。语速快到叫人跟不上,但即便如此,你能感觉到他的语速还远不及他大脑运转的速度。谈话中,我惊讶于他对各种数据的记忆能力和检索能力,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其整合,使我这个“门外汉”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数据背后展现的战略与格局。这和我见过的很多说话云里雾里的创始人有着本质不同。“我们的的确确在做一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事业,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,并享受它带来的改变。”张适时看着我,认真地说。一小时后,我被“无趣”彻底说服。面试在波澜不惊中结束,然而我却心潮澎湃。和创始人的交流让我感受到,这是一家有着强大使命感和商业洞察的公司。它浑身上下笼罩着一种“逼格”,有逼格就有底线,就不会轻易改变,轻言放弃。【2】我觉得我还是不得不提及上一轮面试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越洋电话。约在中午12点,对方是远在华尔街,还未走马上任的年轻副总裁,我则在东三环路边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着,等电话。在我手机时间从11:59跳跃到12:00的那一瞬间,铃声响起。邪了,莫非她计算过越洋电话的延时及拨通时间,精确到秒?之后表现如何我早就忘了,我只记得,有如此精确习惯的上司,你没有办法拒绝。当时我脑海中还闪过一丝恐惧,因为我意识到我可能给自己挖了个大坑,直接上司会是一个极其严苛的完美主义者。但我也清楚地知道,我更不愿意在一个缺乏专业能力的人手下浪费我的时间。选择一家公司,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气质,而这种气质,就体现在和你交流过的人身上,它像是一种激素,散发在对话的气流里,无形中传递着这家企业的价值信号,你会感受到它,然后判断是否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。进入人人贷之后,我深切感到这种气质是从外到内的,人如此,商业理念亦是如此。核心业务上保守、稳健,不太像一家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互联网公司。在一些具体的决策过程中,这种气质体现得尤为明显。过去一两年,互联网金融生长得野蛮,平台数量翻了几倍,用户投资习惯也在悄然养成。巨头们纷至沓来,资本市场依旧相信自己的眼光,多轮融资还在上演,上市传言也不绝于耳。很多老朋友都入了互联网金融这一行,半年前的一次饭局上,大家推杯换盏,勾肩搭背,互相吹嘘着收购计划,融资上市,好不热闹。“你呢?忙啥呢?”视线集体转向了我。我端起酒杯,笑着说:“刚上线了资金存管。”这是近一年来公司最重要的项目之一,公关团队也做了深入的配合。无论是理财还是借贷,为了用户的资金安全,要为每个用户在合作银行建立独立的帐户体系。建成之后,人人贷作为信息中介完全无法碰触用户资金。存管就是在干这么一件事。听起来容易,执行却很苦。实际上沟通从2015年初就已经开始了,直到今年2月系统才上线。去年底的攻坚期,公司存管技术项目组所在办公区两侧立起了临时的“墙壁”,进入了全面封闭作业——以避免各种干扰。“无论有多困难也要按时完成”,这是我们从老板那里得到的指令。在此之前,互联网团队与金融团队之间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。产品经理们苦恼于用户体验,从他们的角度出发,一点点的体验下滑都难以容忍。但合作方民生银行非常严格,很多环节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。经过无数个日夜,人人贷管理层与民生银行终于达成共识——做金融,安全合规比什么都重要。系统正式上线的那一天,我们与民生银行一道,开了备受瞩目的资金存管发布会,媒体座无虚席。也难怪,去年开始,行业被数起欺诈事件带坏了口碑,监管指导意见开始发声,明确说资金要存管。人人贷存管的上线赶上了行业的重要时间点。【3】外部的赞誉并没有缓解各部门的压力,技术产品、市场运营那段日子都是不眠夜,几乎全员留守,严阵以待。存管系统不再只是公司单方面的架构,沟通环节多出许多;令人担心的用户体验也显现出影响,用户必须跳转到民生银行界面输入交易密码,这让很多人在初期感到繁琐,不习惯。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为什么人人贷要不惜代价地做这件事。半年之后的今天,情况有些不同了。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,网贷监管《暂行办法》正式落地,紧接着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拉开大幕,无一不对平台资金存管提出了苛刻的要求。已经上线存管系统的平台不到5%,对接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。现在才看出了公司的未雨绸缪。我很钦佩这种远见来自于一个十分年轻的管理层,它不是依靠岁月风霜的算计,而是源于骨子里的价值基因。银行资金存管很早之前就十分明确地取得了公司的战略优先级。上到集团战略,下到细碎的决策链条,身在其中,你每天都能嗅到一如既往的价值气质,它会不断给你留在这里奋斗的理由。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要选择人人贷,我说原因很多,但有一条比较重要:“也许你会选择老牌公司,进入全球500强,成为那一颗令人羡慕的螺丝钉。你的同事也许和你不是一路人,你的上司也许比你大出不少,你的环境不仅仅有年龄阶梯,还有资历阶梯,背景阶梯,你的一个新想法落实可能要跑八个层级,等上两周,最后被否。”“这不是你现在应该追求的。如果你有一个机会,可以在自己斗志未灭之时,加入到一个年轻的团队,而这个团队足够专注、专业、自律、勤奋,你就应该抓住它,和这个团队一起去体验创造一种全新价值的兴奋,一起去经历从零改变一个业态的拼搏。”关注官方微信“人人贷WE理财”(ID:renrendai)了解更多详情!